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湖北咸丰甲马池镇“婚丧类”方言

长期以来,湖北省咸丰县甲马池镇土家族人在日常交往中,形成了“婚丧类”方言。如: 男方订婚:取同意、插香、讨庚 女方订婚:分人家、分人户、放人户、看点步 提亲:说媒、做媒、吃耳朵 媒人:媒脑壳 娶妻:接媳妇、整酒 嫁女:打发姑娘、交割 嫁奁:嫁妆、陪嫁 妊娠:害喜、有好处 生小孩:坐月子、生细娃 流产:掉细娃了、落细娃了、坐小月 临产:临月、临时临月、发作 棺椁:方子、....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8号

相术中不得不娶的十类女人

中国自古就有“面相”一说,所謂的“面相”,就是一种透过观看一个人面部特征的方式来论命的科学。   一、唇红齿白   嘴唇色泽偏红,同时齿列整齐不尖不龅、齿色偏白,伴随这种相的是声音偏向柔美,咬字清晰。具有此相的女子,和丈夫间的关系甜蜜,夫妻恩爱,感情生活美满。这类能够享受美好情意生活的女子,最大的性格优点,就是性格中庸,既不情绪化也不喜欢大起大落的生活经,而且很善体人意,使得家庭内聚力强,....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8号

中国的八大吉祥文化

日前,笔者采访了中华易学文化促进会会长藏相麟,听他讲述了一番对吉祥文化的精辟理解。 “首先说吉祥文字。吉祥文字就是表示美好的文字。古人云,所谓‘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说文》中说:‘吉,善也’;‘祥,福也’说白了,吉祥就是好兆头,就是凡事顺心、如意、美满。比如福祺、寿考、富贵、康宁、龙凤、六八等文字。就单字讲,‘福’是古今人间最美好的字,是吉祥意义最丰富、最淳厚、最集中、最典型....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8号

江苏苏州木渎古镇民俗风情

木渎地处太湖流域,这一地区长期形成的水乡习俗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木渎古镇历史上经济相对发达,因而节庆习俗多姿多彩,民俗风情更具鲜明特色。“碰瘌痢会”:每逢农历正月十三举行,主要活动是抬猛将老爷。猛将老爷是一个用香樟木调成的坐像,面容安详而不失威武。但他却是光脚、秃头,这一绝无仅有的特色使这个民间活动有了一个古怪而滑稽的名字“碰瘌痢会”。这个习俗主要通过抬猛将老爷,乞求他能给人们带来财气和....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8号

浙江台州黄岩区民俗信仰

【住宅】旧时砖木结构平房或双层楼房,多畚斗楼式。“口”字形谓全透,“日”字形谓两透“目”字形谓三透。每透又分3间、5间“一”字形和7间“凹”字形。1986年,邮电部发行普23《民居》邮票,其中第14枚《浙江民居》是城关天长街住宅,面街背河,临街设店面,内部兼作起居室,后部临水作厨房。《中国古代建筑史》介绍黄土岭山区住宅,利用地形灵活运用高低落差台状地基,在其上建屋。 【筵席】普通待客用8碗菜....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8号

江西婺源岁时习俗

正月  初一是新年,凌晨开大门,放鞭炮后,要焚香烧钱,祭拜四方,接着给长辈拜年;早餐叫“利市”,意为新的一年开始,百事大吉大利,先喝茶,厅堂的桌上摆一桌盒,内装有各色干果、糕点、糖果,其中板栗、柿饼(或柿干)是不能少的(栗、柿与利市谐音),边喝茶,边吃栗、柿等果点,接下来吃“四角开”(即粽子,婺源的粽子包有四角,吃粽子要打开四角,寓意四处都吃得开),糯米蛋糕,红茶蛋、桂园、红枣等园形、红色、....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8号

江西婺源传统礼俗

【生辰】婺源风俗,小孩出生后,女婿需向岳父母报喜。报喜礼品通常是:甜水酒(即糯米酒)一壶,鲜做麻果(用糯米饭舂成,又称麻糍)若干,活鸡一只。岳父母即须以糯米、鸡、鸡蛋、红糖及其他补品、婴儿衣服回赠;其中回赠的鸡是有规矩的,如女婿送来的是公鸡,回赠必须是母鸡,反之亦然,不可搞错。第三日,要请接生婆和亲友吃喜酒,称为“接三朝”;这一天,接生婆要以紫苏、艾祈、葱白泡温水为新生婴儿沐浴,俗称“洗三朝....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8号

江西上饶民俗风情——畲族风情

据史料记载,畲族的开山始祖叫“盘瓠”。因战功卓著而成为传说中上古“五帝”之一帝告的驸马,后移居山林,刀耕火种,繁衍后代,面发展成为现在的畲族。 据说,盘瓠原是一颗天星,后降于人世,投身帝告高辛氏皇后刘氏的耳内,皇后患耳疾长达三年,太医从其耳内取出一条小金虫,如蚕茧,十分美丽,皇后非常喜欢,令人装在瓠内,将盘盖着。养育了一年,金虫逐渐长大,变成一条狗,毛色花艳,非常贤能可爱,皇后便赐名“盘瓠....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8号

少数民族礼俗禁忌点滴

不能随意摸小孩、小和尚或少女的头和头饰。 别人给你盛饭,应双手接;你给别人盛饭菜,不能盛满,也不能只添一勺。 到回族地区或进清真饭店时,忌谈猪肉。忌说“肥”字,一般用“壮”代替。 不能触摸和践踏民族宗教标志。 不要向少女赠送装饰品。 不要进入产妇和病人的房间。 不能在屋子里吹口哨、戴草帽。 不能用筷子敲碗、打猫狗。 禁止在家中谈论性方面的话题。 进傣族奘房(寺庙的大殿)或上....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8号

贵州从江侗族村寨古老的“禾晾”习俗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一带的许多村寨,至今还保存着一整套传统的水稻收割、晾晒方式,“禾晾”则是其中之一。每年这个时候,金灿灿的稻穗挂满寨头林间,构成一幅幅丰收的田园画卷。 11月19日,贵州省从江县占里村寨的侗族人从“禾晾”前走过。 11月19日在贵州省从江县占里村寨拍摄的“禾晾”场景。 11月19日,在贵州省从江县占里村寨,侗族人把收割的糯谷打成捆晒干。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8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