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1 / 2
天堂纪念网
记录每一个生命的平凡和伟大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侗族奇妙“新婚节”

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锦屏,湖南的新晃、靖县、通道和广西的三江、龙胜等县。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   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木。以生产鱼粳稻为主,善用稻田养鱼。林业以产杉木著称。侗族有自已的语言,多通汉语。原无文字,1958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有自已的民间戏曲——侗戏。   侗族的箫与笛是中国传统的乐器之一。侗族还以建筑艺术见长。....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8号

潮汕老街:此街只应潮州有

老潮人游潮州竟游出了韵味,游出了兴致,这是原先没想到的。   回潮州是来看赛龙舟的,可惜迟来一步,龙舟昨天赛完了,心中遗憾可以想象。直到游了这条老街,看到了连我这个老潮人也不曾看过的民俗奇观,遗憾被驱散了,代之的是惊奇和愉悦,不由在心头赞叹道:此街只应潮州有!   为满15岁的男女孩子举行成人礼仪式,全国各地都有,不足为奇,但其仪式之郑重,当首推整个老潮州府,又以潮州府城最为正宗、隆重和讲究....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8号

河北乐亭文化娱乐习俗

旧时夕每到正月夕县城乡镇多演办秧歌、高跷飞狮子老填仓为止。还有乐亭皮影戏、乐亭大鼓书等。 乐亭皮影:以驴皮静膜剪刻人物、器具飞花木房舍、车马刀枪等,并敷之五彩夕缀以签丝,起台架布棚夕张纸脸,燃灯头于内夕幕内演员按影卷(剧本)演唱。行当:生、旦、净、未、丑俱全。乐亭皮影已盛行于京津唐和东北。 乐器有:四弦琴、阮咸、锣鼓牙拍等等。影卷内容多为劝善怨恶夕有利社会教育。 乐亭大鼓:演员一手击鼓,一手....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8号

建国后宁夏汉族民居

建国初期,城镇居民仍住在老房子里。进入60年代后,政府兴建了“连排式”起脊砖瓦房。这种房子比较高,空间大,室内光线充足,可利用面积大。后为两层简易楼房。70年代,5~6层住宅楼逐年增多。结构均为两间一套或三间一套,由客厅、卧室、卫生间、厨房等组成。80年代,城镇先后建起许多新型住宅区,初步解决了城区市民住房紧张的问题。进入90年代后,城镇住宅也逐步向高大化方向发展,建起了高层公寓楼。为根本解....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8号

河北乐亭县居住、用器习俗

一、居住 旧时,县城及各镇瓦房约居少半,乡村则为千分之一,一般皆为平房。正房多为三间,两居室、一灶间,也有4间或5间者。厢房多是3间,也有对面厢房6间者。贫家因宅基地窄,正房也有一间半、两间或一间的。 门窗多用纸糊。室内以石灰刷墙,顶棚一般不加修饰。大户人家佣人居于外宅或二门外下房。为了冬季取暖寝室多是火炕。院周围以砖石垒墙或用秫秸夹栅子。一般人家大多为一院多户。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八十年....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8号

河北乐亭县新、旧婚嫁习俗

(一)旧式结婚旧时代,乐亭县男女婚嫁向以“门当户对、贫富相宜”为传统。议亲不用婚书,—言为定。媒人根据两姓经济状况相当,属相相合,进行提亲。男女双方父母同意,则邀媒为证,互相宴请,名曰“会亲”。还有指腹为婚者,即在孕期商定:两家所生,同性结拜,异性婚配。结果婚后性情不投,造成悲剧者甚多。娶童养媳者也较普遍。结婚彩礼,多以布帛、钏钗、耳环、戒指等物为赠,以钱财当彩礼者甚少。富有者、在婚前几天男....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8号

河北乐亭县各种礼俗一览

一、问候 乐亭文化发达,民素重礼貌,相见主动打号呼。早晨见面问:“起来啦”,饭后相见问:“吃啦?”或“吃了没有?”;晚辈见长辈有的也问:“你老喝酒啦!”,平时相见问:“干啥去?或说“到家呆会吧!”;送客时说:“慢点走”或“有空再来”,客人则说:“请留步”,或“别送了”,“回去吧”,“有空到我家去”。久别相见说:“总没见到你了,你好吧。”亲朋相见还问长辈好。分别前问对方有事没有。近年由于五讲....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8号

湖北省甲马池“物称类”方言

公牛:骚牯、牯牛 母牛:沙牛 公马:骚马 母马:骒马 公猪:脚猪、伢猪 母猪:草猪、节猪(未孕即被阉割的) 半大猪:造子猪 未喂肥的猪:架子猪 小猪:月猪儿、猪娃 猪食:猪潲、潲水 公狗:伢狗 猎狗:撵仗狗、赶山狗 雄猫:男猫、伢猫、公猫 雌猫:女猫、母猫、猫娘 蝙蝠:檐老鼠 蜻蜓:点点猫、洋叮叮 蝉:吹米虫、咪呐子、天晴啷啷 马蜂:牛角蜂 公鸭:鸭青 ....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8号

湖北甲马池镇土家族居住习俗

湖北省咸丰县甲马池镇土家族多呈大分散小聚居状态,住房多为木结构,一排三间,或一正两厢房。多依山而建。坪坝地区的房子,也有土木结构的。正屋中间为堂屋,是祭祀、红白喜事活动的场所,也是接待宾客的地方。堂屋一侧为火炉房,过去房中有用条石镶嵌而成的火坑,中间置有铁三角架,是煮饭、炒菜、烧水的地方。 土家族依山而居,往往同一姓或几姓聚居在同一山寨,习惯于一家人住一栋房子。早先一般农民住房是木叉搭架,茅....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8号

河北井陉县雪花山庙会

石家庄一带的庙会历史悠久,最早产生于祭祀活动。据考证,早在汉代,封龙山就有祭山活动,这是封龙山庙会的渊源。随着宗教文化的发展,寺庙祠坛大兴。诸如关帝庙、药王庙、观音庙、奶奶庙、圣母庙、三官庙、真武庙、吕祖庙、城隆庙、五道庙、土地庙、山神庙等,逐渐遍布各地,祭神敬仙活动也随之频繁和普及,庙会随之盛行。栾城西宫大庙会就是祭祀南海观音的活动,井陉雪花山庙会起源于祭神。也有的庙会,是群众为了悼念他们....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8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