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孝道文化与社会和谐18

(三)弘扬新孝道有助于提高全体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培养公民高尚的道德情操,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一环。而弘扬新孝道,则有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和面临的现实看,正处在由传统走向现代化的转型期,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旧的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矛盾正日益碰撞、磨合,重塑与重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道德文化体系和体现时代精神的伦理精神,是每一个中国人所面临的道德选择。....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1号

孝道文化与社会和谐17

(二)弘扬新孝道有助于实现人际关系和谐 孝的一个核心就是尊老敬老,而孝道教育的目标就是使敬老养老观念由家庭推广到社会,并通过社会教化与社会教育的结合,有效地营造了一种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这种由孝生发出来的尊敬爱护他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对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不肖子孙不赡养老人,不仅不尽赡养义务,甚至虐待、打骂老人。还有的一味强调父母的养育之责,长期依赖父母....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1号

孝道文化与社会和谐16

三、新孝道文化建设对于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一)弘扬新孝道有助于调节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和睦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我国有3.74亿个家庭,大小不一,关系颇为复杂。只有把各种关系都处理好,家庭才能和睦。但众多关系中,有一类较为重要的关系便是家庭代际关系。由于家庭两代人成长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观念不同,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有差异。在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严重滑坡的....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1号

孝道文化与社会和谐15

第四,及时性。传统孝道提倡祭祀祖先,后来演变为人死后大兴土木,对过世长者风光大葬,以为这就是对死者的孝敬。实际上,尽孝心主要应体现在父母健在时候,儿女们要将对父母的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他们,这是真孝。否则,当子欲养而亲不在时,会留下终生遗憾。 第五,广义性。新孝道在当今社会已不是家庭狭义的孝而是逐步转为面对社会的广义的孝。作为一种责任的孝道并非专属于子女,该尽孝的还有政府,以及其他社会成员。对于子....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1号

孝道文化与社会和谐14

第二,平等性。中国传统孝道以子女绝对服从父母为前提,从而形成极不合理的伦理关系。而在现代社会中,家庭成员在法律上人格平等,在生活中和睦相处,形成互爱互助互养、互相尊重的新型关系。父母承认子女独立自主、自尊的人格,同时子女也了解父母整体的心境而给予父母以精神的依傍。 第三,互益性。传统孝道中子女对父母的孝更多是受外在条件的制约,比较被动。只强调子女应善待父母,而父母则无须慈爱关心儿女。而在现代社会....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1号

孝道文化与社会和谐13

第二,平等性。中国传统孝道以子女绝对服从父母为前提,从而形成极不合理的伦理关系。而在现代社会中,家庭成员在法律上人格平等,在生活中和睦相处,形成互爱互助互养、互相尊重的新型关系。父母承认子女独立自主、自尊的人格,同时子女也了解父母整体的心境而给予父母以精神的依傍。 第三,互益性。传统孝道中子女对父母的孝更多是受外在条件的制约,比较被动。只强调子女应善待父母,而父母则无须慈爱关心儿女。而在现代社会....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1号

孝道文化与社会和谐12

二、新孝道的特征 新孝道是在传统孝道的基础上,吸收近代和现代思想文化而形成的,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义务性。孝道的最大义务就是对长辈的赡养问题。封建统治者把子女对父母尽孝上升到法律高度,但规定特别严酷,这显然不利于家庭亲情的传递。而现代社会的孝道继承了传统孝文化中符合现代发展的那一部分,并且赋予新的涵义,特别注重在孝上形成自觉,变为自觉履行的义务。如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了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从而....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1号

孝道文化与社会和谐11

其次,对于合理的成分应批判地继承。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善事父母,赡养双亲。二是敬爱父母,敬爱长者。要求人们由敬爱自己的双亲推广到敬爱所有的老人和长者,这体现了中华民族扶困济危、尊老敬长的民族风格和人道主义精神,是封建孝道中积极进步的内容,有利于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应该继承。 最后,对精华与糟粕共存的部分,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封建孝道提出顺乎亲意,服从长者,一方面宣扬无违之孝,要求子女对父....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1号

孝道文化与社会和谐10

其次,对于合理的成分应批判地继承。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善事父母,赡养双亲。二是敬爱父母,敬爱长者。要求人们由敬爱自己的双亲推广到敬爱所有的老人和长者,这体现了中华民族扶困济危、尊老敬长的民族风格和人道主义精神,是封建孝道中积极进步的内容,有利于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应该继承。 最后,对精华与糟粕共存的部分,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封建孝道提出顺乎亲意,服从长者,一方面宣扬无违之孝,要求子女对父....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1号

孝道文化与社会和谐9

传统孝道强调的尊老敬老等精神,不管社会如何进步,社会文明如何发达,这种美德什么时候都不能丢。但在新时期,我们必须对传统孝道有所扬弃,摒弃传统孝道中消极、反动的东西,吸收其合理、进步的内容。新孝道也正是在对传统孝道批判继承中形成的。 首先,对属于孝道中消极的部分应彻底摒弃。这主要有两点:一是包办婚姻,娶妻生子,传宗接代。这属于封建礼教,应该批判。二是忠孝相通,忠孝合一,移孝忠君。这完全是为地主阶级....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1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