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李剑英:英雄简介

李剑英出生于一个善良淳朴的家庭,从小热爱劳动,不怕吃苦,是父母的好儿子,弟弟妹妹的好兄长,乡邻夸奖的好少年。无论上小学还是上中学,他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他就向往祖国的蓝天,立志成为一名驾驭战鹰的人民空军飞行员。18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被招飞入伍,实现了多年的梦想。 18岁那年,从进入航校实现了翱翔祖国蓝天梦想的那一天起,他就把名字中建设的建改为利剑的剑。他说,我改这个字,就...

怀念妈妈

妈妈我又想您了,您的生日快到了,以往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张罗着定饭店给您祝寿了,妈妈,您老人家这一辈子从来都是与世无争,为人和善,把心思都用在了我们儿女的身上,我一想到您我就泪流满面,您是一位好母亲,您永远都和我们在一起,我们今生今世忘不了您对我们的养育之情。 您的女儿:小敏

黄舸最后一个愿望

2009-11-30 08:11:00 来源: 湖南在线-湖南日报(长沙) 本报记者 张斌 通讯员 陈旭 11月29日,长沙寒风刺骨。在长沙凤凰山遗爱人间公益陵园内,感动中国的阳光少年黄舸,走进了生命最终的归宿。 长沙凤凰山遗爱人间公益陵园,是湖南省第一个遗体捐献纪念陵。遗体捐献者可在陵园内免费为捐献者觅得一块生态墓地。黄舸是这座陵园的第一个入驻者。死后安葬在长沙凤凰山遗爱人间公益陵...

缅怀奶奶

那天,天空沉沉的,云朵不断地移动,聚集,像个盖子罩住了大地,同学们欢呼,动作轻快利索,整理着各自的行李,校道已经被家长的车挤满了,整座校园都沸腾了,因为,我们高考结束了,终于摆脱了高三这段煎熬的日子,像脱了壳的金蝉,向着自由,飞翔 因为东西多,爸爸和妈妈一起来接我,搬完东西,坐上车,想高兴却提不起劲,并不是考得不好,妈妈搂着我说:终于结束了,可以放松一下了。我点点头,想笑,却眼角泛起泪花,强...

[解放军报]矗立在人们心中的人格丰碑

本报记者 郭建跃、邹维荣、王士彬、武天敏、刘明学 发布时间: 2006-07-17 10:44 解放军报 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其立德也。 题记摘自《临证指南医案华序》 北京国际饭店,一次国际外科学术会议,名家云集。 与会专家自报头衔,名签上几乎是清一色的PROF.(教授),唯有一位DOC.(医生)。这位自报医生头衔的人,便是已在中国外科医学领域颇有名气的华益慰。 ...

玉碎光华在——写在人民的好军医华益慰离去之后

新华社记者 陈辉 发布时间: 2006-08-14 11:00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 8月12日18时36分,华益慰这盏患者心中的灯,在与癌魔顽强抗争380多天后,终于熄灭了。但人们说:玉碎光华在,华益慰精神不死! 站在华主任的病榻前,华益慰生前所在的肝胆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向老主任深深地三鞠躬。眼含泪水的原护士长章晓莉深情地说:主任,我们会永远怀念您,永远像您那样行医做人! ...

华益慰同志被授予“白求恩奖章”

记者 刘奕湛 发布时间: 2006-08-01 03:28 光明日报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记者刘奕湛)人事部、卫生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日前作出决定,授予华益慰同志白求恩奖章,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 华益慰,男,汉族,1933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1953年3月入伍,原任北京军区总医院外一科主任、主任医师,1998年1月退休后返聘 为医院专家组成员。华...

好军医华益慰——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

本报记者 武天敏、刘明学、王士彬 发布时间: 2006-08-14 11:06 解放军报 图为本报记者王传顺8月13日摄于各界群众吊唁华益慰活动现场 8月13日下午,细雨濛濛。北京军区总医院礼堂外,上千人冒雨肃立。 礼堂里,设立了一个特殊的 吊唁厅。没有灵床,没有遗体。墙上,只有一张华益慰的戎装照片。白兰、银菊、黑纱,簇拥着人们熟悉的华氏微笑 当华益慰的生命烛光熄灭在人们...

人民需要这样的好军医

新华社记者 陈辉 解放军报记者 郭建跃 发布时间: 2006-08-21 03:56 光明日报 人民的好军医华益慰去世已经多天,但人们仍然在通过各种方式寄托着对他的哀思。斯人已逝,风范长存。8月18日,北京军区总医院召开华益慰追思会,人们深情地回顾他平凡而高尚的一生,畅谈学习华益慰的时代意义。 8月12日华益慰去世后,社会各界纷纷举行各种悼念活动,深切缅怀这位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人民好军...

爸爸

爸,昨天她们说要把房子重新做过,我没钱,刚买了房子,又那么远,我想把房子卖给她们,随便 多少钱吧,就算我吃再多的亏也不要紧,就当是那时对你的一种回报吧,因为那时我没有拿钱给您看病。 但我真的好伤心,因为那不光是一份家产而已,对我来说我再也没家了,没了依托。爸爸,以后我只能在这里给您寄去我的思念了,在这可以把我想说的都告诉您。 我常常在想,如果您现在能看到我们今天的生活那该有多好,从那时到现在我...

祭周惠欣校长文

祭周惠欣校长文   维:   公元二〇一〇年一月十三日,岁次乙丑,千余亲友及鞍山一中诸位领导同仁等,云集 孤山,敬献悃诚,谨以黄钟大吕之乐,清醴鲜花之荐,致祭于周校长德享之灵前而哀曰 :周校长去世,年仅五旬。奔波劳碌,终生耕耘。杏坛播慧,风雨无阻。晨风暮雨,不 避艰辛。殚精竭虑,夙兴夜寐。勤俭持校,功勋卓著。教育同仁,克己恭人。对待师生 ,仁爱至亲。维护集体,不徇私情。校长...

留着爱的位置

四月,陌上花已开,轻风一吹,庭院、路边,角落,到处弥漫着花的暗香,寻寻觅觅,这是个思还念的季节。 说实话,一开始我并不想去扫墓,她的墓。 她是我祖母。 从小,她便对我不好。直到现在,我都对她无一点儿爱,甚至有那么一丝恨意,迫着我无法原谅她。只是后来细想,逝者已逝,那埋葬在深深地下的长眠着的人,又还能犯什么错呢?而于生者,便不该再记恨些什么了吧!这样想着,也就去了。 白雾重重...

把生命融入导弹事业——战友眼中的杨业功

央视国际 2005年07月28日 17:04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记者张严平、张选杰、李国利 杨业功是累死的。为导弹事业而生,为导弹事业而死,他的一生都融入了祖国的导弹事业。部队官兵忆起老首长,痛惜之情溢于言表。 杨业功的老战友、现任基地司令员刘际琛少将回忆说,42年前,杨业功入伍后与导弹部队结缘。从那时起,军人的职责便像血液一样融入他的生命。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央军委确立新时期军...

杨业功儿媳讲述:最后的时光 永远的怀念(图)

央视国际 2005年07月28日 10:30 来源:新华网 手术前的一张全家合影 佟欣 2003年10月底,父亲杨业功在湖南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学习期间,由于厌食几天没吃东西而住进了医院。 其实在此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他就不想吃东西,平时只是吃点稀饭,如果不到实在坚持不住的时候他是不会住进医院的。在医院里的初步检查结果是不容乐观的,为了减轻母亲的精神负担,前去医院看望的人打电话回来并...

杨业功的妻子杨玉珍:老杨 你视工作比命贵

央视国际 2005年07月28日 17:01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记者张严平、张选杰、李国利 2005年6月27日下午,新华社记者在北京采访了杨业功的妻子杨玉珍。访谈中,一段段感人的讲述,一次次真情的表白,让记者看到了妻子眼中的共和国将军的内心世界。 杨业功生前最后的职务是第二炮兵副参谋长,部队在北京分给他一套师职干部住房。这是一套老式住宅,杨业功一次都没走进过这个家门。卧室里摆放着...

经济日报:杨业功——斯是公仆惟吾德馨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7月29日 10:57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刘志奇 吴佳佳 这是一个将军,一个长期战斗在军事斗争准备拳头部队并最终积劳成疾倒在战斗岗位上的英勇战士;这是一个智者,一个善于学习和创新并对我军某新型导弹作战战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知识型军官;这还是一个廉者,一个始终保持共产党员艰苦奋斗政治本色并用他一生简朴和廉洁自律感染了无数官兵的高级领导干...

光明日报:导弹司令杨业功 廉洁奉公做先锋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7月29日 10:2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温庆生 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为公则灵。斯是公仆,惟吾德馨。认真学理论,躬身去实践。谈笑有专家,往来无狂生。可以下基层,察实情。无虚假之乱耳,无独断之劳形。兰考焦裕禄,西藏孔繁森,群众云:奉献精神。这是杨业功仿唐人刘禹锡《陋室铭》填写的《公仆铭》。文字虽短,足以折射出杨业功的思想境...

解放军报:导弹司令杨业功文韬武略擎长剑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7月29日 10:14 来源:解放军报 本报记者 姜宁 夏洪青 赵风云 刘明学 2005年7月22日,一封发自军事科学院的特快专递寄到了第二炮兵某基地原司令员杨业功家。信封里装着一本烫金的在职研究生结业证书。 老杨啊,如果你在天有灵,该瞑目了!这迟到的结业证书,勾起了杨玉珍对丈夫的深深思念 新军事变革风起云涌,一名现代军事指挥...

杨业功:一位令人崇敬和思念的真情将军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7月29日 09:46 来源:人民日报 人民网记者 冯春梅 何聪 走在二炮某基地的营区道路上,我们怀着一种特别的崇敬和思念。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见证着导弹司令杨业功用心血铸就的忠诚事业。 官兵之情 你与我们同甘共苦,征途上走过春夏秋冬,你带我们攻难关,洞库里飞出万丈彩虹 这是战士们自己创作的歌,唱给他们心中的杨司令。...

杨业功资助过的一位贫困生的来信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7月28日 新华社北京7月28日电 题:杨业功资助过的一位贫困生的来信 记者张选杰 杨业功生前,曾资助过两名失学儿童重返学堂。其中一个是湖北应城实验小学的宋特伟。杨业功去世后,遵他遗愿,妻子杨玉珍又给宋特伟寄去了1000元。 2004年10月9日,宋特伟给杨玉珍写了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 我是一名五年级学生,是您和杨爷爷资助的...
  共13479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