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畲族的丧葬

畲族的丧葬,根据史书记载,闽、浙、赣等地畲民早期盛行火葬。据《闽峤輶录》和《永春县志》记载:闽东、闽南的畲民“人死刳木纳尸……乃焚木拾骨浮葬之”。浙江《龙游县志》说:畲民“葬者亦须停棺于野数年,然后举火烧化,贮以瓶而埋之”。江西《贵溪县志》也说:畲民“遭亲丧,舁棺至山麓火化之,拾其骨,请于主人求隙地葬,不起坟”。畲族的这种火葬习俗,既与古代频繁迁徙历史有密切联系,也与浓厚的崇拜祖先鬼魂观念有关。但....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8号

汉族的丧葬

汉族古代丧葬习俗,以丧礼哀泣死亡,以葬礼处理尸体,以祭礼悼念先人。 汉族丧礼以哭表示悲哀,以丧服(素服)表示沉痛。葬的本意是把尸体藏到活人看不见的地方,“葬也者,藏也”。 汉族先民葬俗最早实行野葬,“葬之中野,不封不树”。后来实行棺椁土葬,也有火葬。现在城镇通行火葬,农村部分地区还保留土葬习俗。葬之前要为死者沐浴、理发、换上新衣(寿衣),有的还要整理一下容貌,使之安详的瞑目。古代还有含玉于死者....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8号

基诺族的丧葬

基诺族实行独木棺土葬。人死后,挖独木为棺,土葬于公共墓地,不留坟冢。墓表搭一小竹屋,内置竹桌,供死者家属献祭之用。家属每天要到墓地的竹桌上去祭饭,有的甚至一日三次,持续一至三年。也有以守墓数月表示对死者的缅怀。 基诺族的葬礼大多是当病人生命垂危时即为之穿上寿衣,一断气即放声大哭,并把一些碎银放入死者口中,用银币盖其眼,用白布盖脸,把殉葬品放在死者身边。死者之子杀死一小鸡,烧去鸡毛,作为祭献牺牲,....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8号

拉祜族的丧葬

古代拉祜族盛行火葬,明、清以来大部分地区改为土葬。 成年人死,不论男女均须鸣火枪,一是报丧,二是为死者灵魂开路。尸体先用清水擦洗,再用白布包裹后入棺停于堂屋,棺前摆放死者生前的生产、生活用具,并供一碗米,米上放一鸡蛋(用于选坟址或火葬地点)。尸体在家停放的时间,老年人一般停三天,其余则于当天或次日出丧。出殡前,巫师要为死者唱丧歌,叙述死者从生到死的人生历程,对死者生前的为人多加称颂,并反复念诵灵....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8号

布朗族的丧葬

布朗族既实行土葬,也实行火葬,但以土葬为主。只有高僧或高龄老人死后,才实行火葬。每一个布朗族村寨都有一块公共墓地。依照传统的规矩,对于死者也须按辈分高低和年龄长幼,依秩分台下葬:凡在70—80岁的老人,要埋在山顶上台;50—60岁中壮年,埋于山坡次台;30—40岁中年,埋于坡脚二台;30岁以下,埋于山脚一台。 非正常死亡的人,要埋在离村寨较远的偏僻地方,尸体为仰面直葬。无夫妻合葬习俗。不垒坟墓,....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8号

高山族的丧葬

高山族的葬俗一般实行土葬。平埔人、阿美人与雅美等地区实行室外土葬,布农人、泰雅人、曹人、鲁凯人、卑南人等实行室内屈肢葬;排湾人、赛夏人等实行室外屈肢葬,即将死者肢部屈曲至胸,用布包裹或绳索捆扎,掘穴入葬,盖石板或土埋。历史上还流行鸟葬、风葬、崖葬、火葬、屋外搭寮坟葬等特殊葬俗节庆。 高山族的传统节庆,通常与祭祀融合为一,纷繁复杂。台湾当局倡导移风易俗,祭祀庆典经合并、删繁就简,现代流行的节庆主要....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8号

缸葬风俗重现江西

当地的一场传统丧事至少要花费2万元左右,而这种葬礼包括买墓地、打灵棚及零散费用,共计3000元左右。 人死之后,既不土葬,也不火化,而是将遗体放置到一口陶缸中密封,并且多年不腐。这种偶尔在书中瞥见的古老葬俗,日前在江西上饶县找到实例。 2000年上饶县村民林上水,遵照父亲辞世前的遗愿,没有使用传统的棺木下葬,而是费尽苦心地找到一口当地最大、质地非常好的陶缸,以及另一口跟这只大缸口径相吻合的小缸....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8号

回族葬礼程序

沾益县境内回族自称“朵斯第”、“穆斯林”也称“回回”,1939年正式定名为回族。境内回族来源极为复杂,有的渊源于于西亚阿拉伯人,有的追本于蒙古族和汉族,更多的是江南、西北回族后裔。回族迁入境内,始于元代。清朝至民国时期,县境内也有回族不断迁入。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既吸收融合了其他民族,也有大批回民融入汉族之中。至2000年,境内回族散居于各乡镇,主要分布在城镇,以大分散、小聚居为特点。较大的回族村有....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8号

白裤瑶葬礼-砍牛

白裤瑶葬礼-砍牛 南丹奇异多彩的民族风情牵引着世界的目光。流传在这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它的原汁原味,散发着独特的芬芳。白裤瑶的民族风情更是一绝,它是中国乃至世界民俗文化一道奇特的景观。 南丹民族风情的巨大魅力,令一批又一批中外宾朋纷至沓来,留连忘返。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8号

德昂族的丧葬

德昂族的丧葬有自己的习谷,除佛爷(和尚)实行火葬外,一般群众都是土葬。各村有公共墓地,只要是同一村的正常死亡者均可葬入。没有姓氏界限,也不分头人与百姓,不过他们的坟向与其他民族不同,不是顺山向,而是横山向埋葬。按德昂族的习惯,人将死时要把事前准备好的一枚银币放入口中,意思是给死者的灵魂到阴曹地府过河时用的摆渡费。人一旦断气,其家属即在门外对空鸣放三枪,向亲戚朋友和邻居报丧。这时,近亲、家族、村寨邻....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8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