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孝爱主页
在线充值
不忘初心,追根溯源,祭拜先祖,家道斐然!
登录
注册
帮助
转为繁体
网站导航
纪念馆首页
纪念馆
生日/忌日
在线讣告
深情感文
时空信箱
时光留影
服务专区
进入个人中心
帮助
转为繁体
0
我的消息
退出
主站
[
切换城市
]
搜索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Toggle navigation
孝爱首页
纪念馆
私人馆
名人馆
恩师馆
恩师馆
家谱
许愿祈福
VIP特权
资讯
新闻资讯
热点聚焦
周公解梦
人物篇
情爱篇
生活篇
物品篇
身体篇
动植物
鬼神篇
建筑篇
自然篇
杂谈篇
殡葬文化
铭文典籍
丧葬祭祀
宗教信仰
风水文化
心灵辅导
政策法规
现代殡葬
易经命理
黄道吉日
服务专区
免费创建纪念馆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道教的根本教理及其核心信仰
道教的根本教理及核心信仰,即宗教化了的老子说讲之道,就是太上老君所降授的“道”和“德”。道教认为,老子之道,博大宏深,无所不容,无所不包。以“无为”之治治国,则国泰民安;以“清虚自守,卑弱自持”则修身;以“致虚极,守静笃”则“深根固蒂”,“谷神不死”可以长生久视。故此,道教深信人通过一定的方术修炼,是能够返本还原与大自然之“道”同一体性而永恒存在。故道教徒深信,“道”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04号
简述当代道家的兴起 后发制人(图)
上个世纪后期,当代儒家在大陆与海外蓬勃劲发的时候,许多人都问:当代道家为什么没有建立起来?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道互补,难道中国当代文化就不需要儒道互补了吗?我们的回答是,道家、道教的特点是不为人先,后发制人,21世纪才是当代道家兴起的时候。 当代道家是指那些认同“道”的理念,努力使传统道家、道教、道学文化在当代社会条件下创造出新的文化形态,积极为当代社会服务的文化人群体。它的成员主要包....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04号
论禅宗所谓的“本来面目”
“本来面目”在禅史上最早见于《坛经》,是禅宗六祖在大庾岭头初转法轮启发惠明禅心时所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这么)时,那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①惠明言下大悟,如人饮水,冷暧自知。可以说,重现“本来面目”是一切参禅者要穷毕生之力究了的根本大事,是禅宗的终极关怀。中国禅宗的精髓要义,就在于对“本来面目”的重现之上。 一、“本来面目”的重现途径及其内涵 不思善,不思恶是重现“本来面....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04号
庄子其人其书在古代文化史上的地位
庄子其人,发他人所不能发,鸣别家所未曾鸣的言说方式;[1]表面上“不可与庄语”,(《庄子·天下》),其实是外冷内热的性情构成;[2]尘埃富贵、傲视侯王的人格取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既遗世独立泠然蘧然,又虚己游世不离不弃的处世风采,引发了他之后众多士人文人的无限想望和强烈共鸣。《庄子》其书,以其想落天外的构思,意深旨远的寓言,曼妙朦胧的....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04号
那些修念佛法门有密切关系的问题
“万修万人去”。这个话是净土宗的祖师永明法师提出来的。“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祖师的开示决定正确。但是不能错误的理解认为我现在都在念佛了,我就属于万修万人去了。不是这样理解的,下面从几个方面说明一下: 第一、“万修”,什么叫修?就是正助双修。正修就是正行,正行就是称念佛名,这是很重要的。不学佛的人都会念“无阿弥陀佛”,但是弄清楚了它的意义的人并不多。这里要明白几点:1,为什么这句佛....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04号
道教的生活态度对我们现代人的启迪
道教以「重人贵生」为重要特徵,不主张人们离弃社会生活而修道。道教中人始终认为,「仙道」不离「人道」,「全人道」是「修仙道」的基础。只有很好地履行做人的社会职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才谈得上修仙证道。信奉道教,重要的是将道教的精神、道教的智慧贯彻到生活之中,在社会生活中修道、行道、悟道。古云:「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就是说要即世间而超世间,不离生活而又升华生....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04号
道教文化论对待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道教文化在对待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问题上的基本出发点,乃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它从这个基本思想出发,提出了"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1"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2这天、地、人三气应当相互协调,"相爱相通,无复有害者"3,方能"并力同心,共生万物"4;"一气不通,百事乖错"5。道教的这种思想,首先是承认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有其合理性与平等的存在地位,主张让....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04号
六朝新出道经在道教历史上的意义
从东晋十六国后期至南北朝时代,中国南北方都出现了由士族阶层的道教人物发起的道教改革活动,促使道教从原始的民间宗教向成熟的官方正统宗教发展。这一时期道经文化最根本的四大体系,均有发展,葛洪《抱朴子》(主要是《抱朴子内篇》)的出现发展了道教的仙学体系,上清、灵宝、三皇经系和楼观派的出现发展了道经的道学体系,陶弘景《真灵位业图》的出现发展了道教的神学体系,寇谦之、陆修静创立的北天师道和南天师道发....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04号
论全球化境遇中道教的发展
今天,我们生活于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在这样的全球化的境遇中,有着近二千年历史的中国道教的发展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道教怎样去面对机遇与挑战?如何在新世纪对人类的文明与和平事业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无疑是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 “全球化”(globalization)本指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但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交通信息的发达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它不再是一个孤立而单纯的经济范畴,更是以西方....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04号
碧霞元君和岱宗街上的“娘娘庙”
泰山娘娘,即碧霞元君,传说中的泰山女神,亦是道教所尊奉的神。“元君”是道教对女仙的尊称,民间称其为“泰山老奶奶”、“泰山娘娘”、“泰山老母”。碧霞元君信仰在中国北方地区极为兴盛,泰山上下建有上中下三庙奉祀碧霞元君。神轴中的碧霞元君慈眉善目,双手持笏板。两旁站着手举凤头幡的侍女。在其下左右为送生娘娘和眼光娘娘,其旁所立一侍女,分别手托一只眼、一童子为其标志。此幅娘娘神轴绢本绢裱,系明万历年间....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04号
首页
«上一页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657
下一页»
尾页
共7981页,到第
页
确定
在线咨询
CONSULT
QQ客服
CONSULT
微 信
扫一扫
推广合作
EXTEND
分 享
SHARE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