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道教的根本教理及其核心信仰

  道教的根本教理及核心信仰,即宗教化了的老子说讲之道,就是太上老君所降授的“道”和“德”。道教认为,老子之道,博大宏深,无所不容,无所不包。以“无为”之治治国,则国泰民安;以“清虚自守,卑弱自持”则修身;以“致虚极,守静笃”则“深根固蒂”,“谷神不死”可以长生久视。故此,道教深信人通过一定的方术修炼,是能够返本还原与大自然之“道”同一体性而永恒存在。故道教徒深信,“道”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简述当代道家的兴起 后发制人(图)

  上个世纪后期,当代儒家在大陆与海外蓬勃劲发的时候,许多人都问:当代道家为什么没有建立起来?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道互补,难道中国当代文化就不需要儒道互补了吗?我们的回答是,道家、道教的特点是不为人先,后发制人,21世纪才是当代道家兴起的时候。   当代道家是指那些认同“道”的理念,努力使传统道家、道教、道学文化在当代社会条件下创造出新的文化形态,积极为当代社会服务的文化人群体。它的成员主要包....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论禅宗所谓的“本来面目”

  “本来面目”在禅史上最早见于《坛经》,是禅宗六祖在大庾岭头初转法轮启发惠明禅心时所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这么)时,那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①惠明言下大悟,如人饮水,冷暧自知。可以说,重现“本来面目”是一切参禅者要穷毕生之力究了的根本大事,是禅宗的终极关怀。中国禅宗的精髓要义,就在于对“本来面目”的重现之上。   一、“本来面目”的重现途径及其内涵   不思善,不思恶是重现“本来面....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庄子其人其书在古代文化史上的地位

  庄子其人,发他人所不能发,鸣别家所未曾鸣的言说方式;[1]表面上“不可与庄语”,(《庄子·天下》),其实是外冷内热的性情构成;[2]尘埃富贵、傲视侯王的人格取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既遗世独立泠然蘧然,又虚己游世不离不弃的处世风采,引发了他之后众多士人文人的无限想望和强烈共鸣。《庄子》其书,以其想落天外的构思,意深旨远的寓言,曼妙朦胧的....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那些修念佛法门有密切关系的问题

  “万修万人去”。这个话是净土宗的祖师永明法师提出来的。“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祖师的开示决定正确。但是不能错误的理解认为我现在都在念佛了,我就属于万修万人去了。不是这样理解的,下面从几个方面说明一下:   第一、“万修”,什么叫修?就是正助双修。正修就是正行,正行就是称念佛名,这是很重要的。不学佛的人都会念“无阿弥陀佛”,但是弄清楚了它的意义的人并不多。这里要明白几点:1,为什么这句佛....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道教的生活态度对我们现代人的启迪

  道教以「重人贵生」为重要特徵,不主张人们离弃社会生活而修道。道教中人始终认为,「仙道」不离「人道」,「全人道」是「修仙道」的基础。只有很好地履行做人的社会职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才谈得上修仙证道。信奉道教,重要的是将道教的精神、道教的智慧贯彻到生活之中,在社会生活中修道、行道、悟道。古云:「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就是说要即世间而超世间,不离生活而又升华生....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道教文化论对待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道教文化在对待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问题上的基本出发点,乃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它从这个基本思想出发,提出了"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1"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2这天、地、人三气应当相互协调,"相爱相通,无复有害者"3,方能"并力同心,共生万物"4;"一气不通,百事乖错"5。道教的这种思想,首先是承认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有其合理性与平等的存在地位,主张让....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六朝新出道经在道教历史上的意义

  从东晋十六国后期至南北朝时代,中国南北方都出现了由士族阶层的道教人物发起的道教改革活动,促使道教从原始的民间宗教向成熟的官方正统宗教发展。这一时期道经文化最根本的四大体系,均有发展,葛洪《抱朴子》(主要是《抱朴子内篇》)的出现发展了道教的仙学体系,上清、灵宝、三皇经系和楼观派的出现发展了道经的道学体系,陶弘景《真灵位业图》的出现发展了道教的神学体系,寇谦之、陆修静创立的北天师道和南天师道发....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论全球化境遇中道教的发展

  今天,我们生活于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在这样的全球化的境遇中,有着近二千年历史的中国道教的发展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道教怎样去面对机遇与挑战?如何在新世纪对人类的文明与和平事业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无疑是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   “全球化”(globalization)本指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但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交通信息的发达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它不再是一个孤立而单纯的经济范畴,更是以西方....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碧霞元君和岱宗街上的“娘娘庙”

  泰山娘娘,即碧霞元君,传说中的泰山女神,亦是道教所尊奉的神。“元君”是道教对女仙的尊称,民间称其为“泰山老奶奶”、“泰山娘娘”、“泰山老母”。碧霞元君信仰在中国北方地区极为兴盛,泰山上下建有上中下三庙奉祀碧霞元君。神轴中的碧霞元君慈眉善目,双手持笏板。两旁站着手举凤头幡的侍女。在其下左右为送生娘娘和眼光娘娘,其旁所立一侍女,分别手托一只眼、一童子为其标志。此幅娘娘神轴绢本绢裱,系明万历年间....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