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佛教通译:不要迷恋路边的花儿

一个贪玩的孩子,被路边美丽的花儿迷住了,尽情的游玩而忘了回家,他的母亲正在期盼着儿子回家。孩子没有错他是对的,只要内心喜欢就尽情去做,只是不要留恋那无尽的花朵而忘了回家,否则将会有恐惧,那个黑暗会来临,它会迷失了方向,找不到自己的家,如此他会成为一个流浪儿,他会一直找下去,而那个家将会愈来愈遥远,就因为孩子的找寻那个家反而越来越远了,他变得迷茫,纷乱……。 深奥、博大、空无、无尽、万能的道....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从牟子《理惑论》了解中国佛教史

    牟子《理惑论》载僧祐《弘明集》卷一,撰者题作汉牟融,附注“一云苍梧太守牟子博传”。《隋书经籍志·子部·儒家类》有《牟子》两卷,题汉太尉牟融撰。《旧唐书》、《新唐书》因袭而列入艺文志内(上述三部正史中的《牟子》是不是《弘明集》中的《理惑论》,尚不能肯定,容后讨论)。   《理惑论》三十七篇,借问答的方式宣扬佛法。篇首冠以一段文字,盖作者自述其身世及作书之由,篇末又著一段文字,可视为....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俄罗斯伊萨基辅大教堂掠影

  坐落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区的伊萨基辅大教堂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和佛罗伦萨的花之圣母大教堂并称为世界四大教堂。   大教堂造型雄伟壮观,被视为俄罗斯晚期古典主义建筑的精华。早在1768年至1802年,曾在这里建造过一座伊萨基辅教堂。但还没有竣工就发现这座建筑不够雄伟,同整个都城的布局不太协调。于是这座教堂还没有盖完就被废掉。19世纪初开始广泛征集新的设计图纸,最后一位....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佛教通译:为什么不把吃植物当作“杀生”?

摘要 植物不是生命吗?你们佛教徒口口声声说不杀生,吃植物难道不是杀生吗?你们真虚伪!经常有人这样质疑。   有类似疑惑的肯定大有人在,而且有这样的问题也并不奇怪,因为对于佛教的教育体系不了解的人,可以说对佛教充满了问题,又岂止吃素这么一个问题呢?   现代科学把生命的形式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种,因此受现代科学教育和熏陶的人们自然而然就认为植物既然是生命,那么佛教徒的不杀生就是解释不通的,甚至还....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紫禁城里的宗教:民间俗神

  城隍紫禁城内西北角有城隍庙,清雍正四年奉敕建,祀紫禁城城隍之神,岁以万寿节并季秋遣官致祭。每年三月、九月、十二月供玉堂春富贵花一对,朔望供素菜。道光二十五年停止该庙道场活动。今建筑完好,作办公室用。   关帝《明宫史》记载,宫内宝善门、思善门、乾清门、仁德门、平台的西室及皇城各门,皆供关帝像。清代御花园中钦安殿、万春亭等处亦皆供有关帝像。关帝信仰在中国最普遍,庙祀也最多。明清时北京城内外有....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印光法师:佛教以孝为本论

  孝顺之为道,其广大含容一切众生而无外也。可以如同经线成就苍天、如同纬线持守大地,轨范圣人形塑贤者,中国过去的先王修之以成就至善之德,释迦如来乘之以证得觉悟之道。是故儒家之《孝经》云:“所谓的孝,乃是上天之常经也,大地之常义也,是人民之所行也。”《梵网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是故可知不论是世间或出世间,莫不是以孝为根本也。   奈何世俗的凡情之人,....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为何莲花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

  莲花,又称荷花。它是佛教经典和佛教艺术经常提到和见到的象征物。莲花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因为它与释迦牟尼的许多传说联系在一起。据说,释迦牟尼本是天上的菩萨,下凡降生到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处。净饭王的王妃摩耶夫人,长得像天仙一样美丽,性情温和贤淑,与国王情深似海。摩耶夫人回忆新婚之夜,她朦胧中看到远处有一个人骑着一头白象向她走来并且逐渐变小,从她的右肋处钻入她的腹中。她心中模模糊糊地预感到菩萨化作....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关于佛教中善用无常的观念

  “无常”是指世间现象,都在不断地生生灭灭。   若能懂得一切现象都是无常,便能未来充满信心,对世间充满希望;对美好的抱持感谢,对不好的感到乐观。因此,禅宗的云门禅师要说“日日是好日”,没有任何时间令人失望,也没有任何努力永远失败,自然天天都是大好的日子了。若能细心体验,不仅日日是好日,而且念念都是好念头,虽然并非念念清净,甚至许多念头都是不很好,只要知道,马上回到方法,便是一个新的开始。 ....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儒道佛:从“三家”到“三教”

  汉代佛教传入、道教生成的内在根源在于儒教本身某些精神缺失,而佛教、道教的定型与发展则是在儒教观念的笼罩下完成的。儒教在中国根深蒂固的历史传统和帝王立于“一尊”的特殊地位,使佛教和道教只能在辅助教化的轨道上发展,并不断按照统治者教化百姓的需要改造自身,成为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宗教。即是,汉代从教化论的角度对佛教、道教的理解,也就规定了中国政教关系的基本走向。   佛教是一种产生于印度的世界性的....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宗教名词:何为“无相布施”?

  无相布施,就是布施时没有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物,当然布施后更不存求报的念头,这种三轮体空无相而施的功德,才是最大功德。   社会在发展,人也在一天天改变,在佛教里,施人以恩德称之为布施。但人类,无论是谁都喜欢记住自己为别人做过的好事,而且经常把它拿出来炫耀,因而,认为自己曾施恩于人的人会指望从受惠人那里得到些回报,而一旦得不到回报又会产生引为憾事的心理。   阳光普照,使谷物成....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号

  共7981页,到第 页